首页 国内 军事 科技 体育 财经 房产 汽车 历史 健康

教育

旗下栏目:

关于不(bù)解(jiě)之(zhī)缘(yuán)这到底是个什么梗?

发布时间:2023-09-29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作者:admin 人气:

  秋分时节,黑龙江省嫩江市九三垦区,放眼放去一片金黄,这片享誉全国的黑土地即将迎来大豆丰收季。临近十一小长假,“农场旅游”,也成为小众的漫游目的地。

  早上,“90后”配送站长冯哲,早早来到位于三马路的美团外卖配送站,这家2022年才成立的年轻站点,承担着方圆4公里范围、100多个外卖商家的餐饮配送任务。和站点一样年轻的,还有冯哲麾下的8名“95后”甚至“00后”骑手,这些年轻人,无一例外都来自九三农场。丰收季农场忙,金秋旅游农场忙,配送站点也忙碌起来。

  “李旭东、金鹏、黄天宝……”早会点名过后,骑手们便各自穿梭在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开始了一天的配送工作。“这八名骑手,工作时间最长不到两年,最短才两个月,但年轻人身上那股对生活的热爱、对工作认真的劲头,在他们身上体现地淋漓尽致。”冯哲说。

  1993年,冯哲出生在九三垦区的一个农场家庭。“我们家当时养牛,周围的邻居和亲戚,也都是种地或者搞养殖。”小时候,耳濡目染的冯哲,总以为长大后也要从父辈手中接过接力棒,但随着年龄增长,他萌生了出去看看的念头。初中毕业后,冯哲在中俄边境小城满洲里学过一年半俄语,随后又只身一人前往北京发展。

  当了六年“北漂”,做过销售也送过外卖,冯哲却越发怀念故乡的慢节奏生活。2020年他回到九三垦区,发现故乡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早年间大家住的都是平房,现在无一例外都住楼房。就连放牛都用上了‘电子围栏’这种现代化的养殖方式,不再需要人工费时费力。”感慨家乡日新月异变化的同时,冯哲思绪万千,也在琢磨着自己在家门口究竟能做点什么。

  “就在我找工作时,正好看到了招聘启事,知道农场也要新建外卖配送站,正好我在北京有过经验,就报名了。”冯哲坦言,和在北京送外卖相比,在老家路熟人熟,骑车送餐路过农场边,连空气都是甜的。不到一年时间,冯哲也晋升为站点的站长。

  “由于外卖当时在垦区来说是一个新兴事物,站点刚成立的时候,每天只有100多订单。但很快我们当地人就感受到点外卖这种就餐方式带来的便利,农场内外卖的商家和品牌也越来越多。特别是到寒暑假学生返乡,以及金秋小长假时,冷饮、麻辣烫订单占据绝大部分。” 冯哲接受采访表示。

  美团外卖服务进入九三农场后不久,蜜雪冰城、杨国福麻辣烫等连锁餐饮品牌,也先后在农场内开店。位于农场内宋荣街的蜜雪冰城店长杨洋表示,小店月外卖销售1000单以上,如今迎来秋收、小长假,农场迎来更多游客,店铺订单日均增长20%以上,最多一天奶茶就卖出去116杯。在农场,不管是正餐还是下午茶,伴随着外卖业务的入驻,商家数量和外卖品类都越来越丰富,居民和游客吸农场的新鲜空气,享受和大城市一样的美食。

  不仅广受年轻人欢迎,外卖也为农忙时节的新农人、新游客带来了便利。冯哲笑言,由于农垦地块都是带有编号,骑手们也会接到例如“把餐送到荣军农场七彩农业玉米地号”这样的订单。

  时至初秋,伴随北大荒大豆节的开幕,垦区也化身旅游和商务考察胜地,吸引着八方来客。“不光是酒店宾馆住满了,我们的外卖单量增速也特别明显。”而到了大雪纷飞的寒冬,冯哲和同事们则会换上稳定性更好的电动三轮车。“骑着三轮送外卖”成为隆冬时节这片黑土地上的一道别样风景。冯哲感慨道:“不论春种还是秋收,想到自己也是为这片黑土地出过力,心里就会有一种满足感。”

  冯哲说,从自己年轻时刚离开家乡出去闯荡的那几年,再到如今回来,感觉这里的乡亲们早已经过上了和大城市一样的生活。“我身边越来越多的同学、朋友,特别是那些在外地上大学,在大城市生活和工作过一段时间的年轻人,如今都选择回到九三来发展。这里的生活节奏慢,就业创业压力小,九三垦区的发展需要我们,我们也需要九三。”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