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军事 科技 体育 财经 房产 汽车 历史 健康

国内

旗下栏目:

因心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19-08-04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作者:admin 人气: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展开全部“心性”是佛教大小乘法中的核心课题。由于对“心性”概念的不同理解,所以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心性”观。在解脱论上,有的把“心性”当成证果根据,有的则把“心性”当成趣向的目的。在本体论上,有的把“心性”本体化,有的把“心性”功能化。各种观点都有所本,似乎都确认自己是正量。笔者认为“心性”问题在佛教中是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它是关于佛教思想性质的问题。然而,佛教是讲务实求真的。“心性”问题是一个现实问题,本身并不是一个形而上学问题。众所周知,佛教的缘起论是否定实体意义的形而上学的。“心性”一词,是心与性的结合词,什么是“心性”?所谓“心性”者,就是心的性质。心者集聚义,性者不变义。心法的本身固有的不变属性是什么?对此问题,佛教史上有两大观点,一是性寂,二是性觉。著名佛教专家吕澄先生认为性寂是印度佛教的一贯“心性”本义之正解。“性觉”义则是中国化佛教的误解“心性”本义之诠解。不论是性寂义还是性觉义都自认为是对佛陀圣言量的正确阐释。在经典中,有“心性本净,客尘所染”之名言。为了正确理解“心性”之本义,我们应该首先认清“心”为何物。心者用现代概念来讲,就是我人的自我意识及其综合功能的总称,心者集起义。心是主体,心法是有为法,《金刚经》中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阿含》中常云:“观心无常”。《瑜伽师地论》中讲,心有二义,一是积聚义,二是集起义。从这些说法中,我们可以看出“心”本无不变的实体之义。“性”有不变之义,“心性”之性是对心法的本身属性的规定,那么,从本体上讲,心法并无不变常恒实体之义,而是无常生灭相续之意流。因此“性”在与“心”法相结合时,并不是指心之实体性,而是指心法当体本有的功能性,也就是“是其所是”。那么,“心性”是什么呢?佛教认为“心性本净。也就是说心的本有功能是清净的。”因此,印度如来藏思想讲“如来藏自性清净心”,而印度唯识学也讲“白净识”。这都是从心性本义上讲的。“性寂”者就是“自性涅盘”义。心性本来固有的性质就是涅盘性,众所周知,涅盘义有四德,即常乐我净,这里的净就是心法所本有的属性。常有二义,一是不变实体常,二是相续不断常。显然基于缘起义的佛教“常”是指净法的相续执持常。“心性本净”义就是自性涅盘的常净。这是心法固有,当体功能,无须后天有为之成的。《大智度论》卷三十二中云:“有为法之性,是无为,无为法之相则非有为”,这就证明了有为法与无为法的关系。“心性”是无为法,是涅盘的,是本净的。心法被染污是有为的,“客尘”,就是心法的异在物。这与心法相对的存在,只能从生活的感受事实上去理解,不要把它形而上学化。全部佛法立论,都是基于生存事实感受上建立的。如“苦谛”,就是生存的事实写照,佛教讲苦的因缘,但不会讲苦的本体。因为本体性思维是基于虚妄意识的活动产物。从上可以看出,性寂义是对“心性本净”义的深入演绎,因此与“心性本净”是相应的。这都是建立在现有感受性确证事实上的。至于“性觉”义者,它别有义趣。关于这个问题,吕澄先生曾同熊十力先生有过书信论辩。熊十力就是典型的“性觉”义论者。“性觉”义认为“心性”义不但是本净,也是本觉之义。因此,后来的性觉义者大讲,自性菩提,本性是佛。性觉义者,把觉义纳入“净”义之中,认为“净”义本身就是有觉义之法义。如他们认为“心性本净”(心性明净)就是在讲“心性本觉”。这是一种理解,我们姑且不论其是否是“心性本净”的原义,仅就“心性本觉”这个概念是否成立,做一番推度。看看它是否如量如理。在“本觉”即性觉义者那里,有关本觉义有相关的几个概念,一是无明不觉,二是本觉,三是始觉,四是究竟觉。无明不觉是因客尘所染,由染污故,所以立不觉,但心体本身常恒觉性,故立本觉。本觉是心体,也即是心性,不生不灭。它有不变义与随缘义。始觉就是心体之用,随缘而生,离染还净,心性照显,故有始觉生出,始觉约因位,究竟觉约果位,这是真常唯心论的心性本觉体用观。把觉当成本有,固有,当成本体之性,这样就会出现问题。“心性”既然是本觉的为何可受无明熏习。觉能破无明,为何被无明所遮盖。觉与不觉都属于有为法事。即法尔之事也。非后天所为也。再者,觉为能缘法,净为所缘法。二者截然迥异,不可同日而语,更不可混为一事也。净与觉是有关系的,因觉而尘离,离尘而净显,但不可以净性,即是觉性。觉是缘起的法,《法华经》中讲,“佛种从缘起”。而净则是法尔法。由于真常唯心论者迷信体用论。因而将觉与净混为一谈,给体用化。如果觉性是本有的,那么,成佛就是毫无意义的了。因为本身即是,何须外求,当然中国的禅宗就讲,一切即成,不求即是。可是,常言讲,“玉不琢,不成器”,玉可成器,但玉不是器。器者修为成立,是缘起而有,是第二性存在。而玉则是无为之物,是法尔本有,是第一性存在。觉与净二法也是如此。觉是第二性的是缘起而有,是修为而成的,而净则是第一性的本有的,是无为的天性。所谓的心性本净,只能是这个意义上的性寂义也,不可能是体用论化的觉净一元本有论。从上略论中可以看出,性觉论的心性观是不如理也不如量的。是典型的本体论玄想产物。这种思想是根植于人类同有心理的终极寻求而来,它的价值在于从概念与信仰上提供一个终极关怀性的存在基础。它的事实,就是虚妄分别。然而,我们必须承认这一事实,在佛教思想发展上,它的形成是有其内在原故的和必然发展趋势的。在印度佛教中,有一类经典广讲:“佛性,如来藏。”这些经典在形成过程中,受到不少外道真常神我论影响。“佛性,如来藏”最初提出是约因位的成佛根据(可能性)和佛果境界而立的。后来确实这些概念被实体化了。这个异化在印度就开始了,后期的密教就是这种实体主义的逻辑终结。中国佛教使佛性,如来藏思想更玄学化了。“心性”即“佛性”“如来藏性”。这种观念就成为真常唯心论的基本前提和实践的目的。心性即然都是觉性,固然人人成佛也是必然。然而事实上,人人有别,各有根性,品类不等也。这是一个经验事实也。它们讲“性”只讲共性,忽略了个性,讲体性,忽略了能性。因此,它们并不知“性”义真趣。唯有唯识宗彻知性之原故。唯识学讲“心性”,还讲“种性”。这也是从法尔上讲的。五种性义是唯识学独有理论,是有其深刻的义蕴的。然而,在历史上,常常被一些人诋毁。斥之为不了义教。其实从经验上考量这些问题,本身并不玄奥,实属平常也。色法上有共性,也有个性,如坚、湿、暖、动即是其个性。这是个体的性能。是法尔如是的。色法如此,心法也然。众生各个有心,而心与心共性一致,但个性有别,从质从量都有区别。唯识学的五种性义,是依事而立的。并非是存在论的玄设。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