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军事 科技 体育 财经 房产 汽车 历史 健康

科技

旗下栏目:

有关孙小宝车祸网友是如何评论的!

发布时间:2024-02-07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作者:admin 人气:

  2月3日,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内容再次聚焦三农。其中特别提到了“要实施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县域电商直播基地建设,发展乡村土特产网络销售。”记者翻阅历年来的中央一号文件发现,其实土特产并不是第一次出现,但不同的是,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为土特产谋了条新路,即发展网络销售。新京报记者采访了长期深耕农村电商发展的专家学者,以及在一线从事土特产种植经营的合作社,对此进行了解读。

  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实施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县域电商直播基地建设,发展乡村土特产网络销售。”对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研究员赵俊晔表示,要让土特产真正走出“深闺”,不仅要靠产品本身的质量和文化内涵,更要依靠现代化、网络化的销售渠道和营销手段。

  赵俊晔在实际调研中发现,近几年,直播与电商加快双向融合,直播电商规模快速扩大,已经成为活跃农业农村经济、助力农产品销售的重要渠道,但从前期的调研结果来看,县域农村直播电商的发展也普遍存在专业团队缺乏、供应链保障能力弱、基础条件建设相对滞后等问题。

  赵俊晔认为,推进县域电商直播基地建设,通过优化农村直播发展环境,配备专业化设施设备,打造本地化的电商运营团队,能够吸引在外人才返乡创业,加速直播在乡村“下沉”,带动和促进农业产业和农村经济的数字化转型升级。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随着各地乡村特色产业茁壮成长,“土特产”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但也有许多土特产“藏在深闺人未识”。2023年底,通过网络平台的“农业大摸底”,许多“宝藏土特产”让众多网友眼前一亮,心向往之。如何让更多的宝藏土特产从籍籍无名到有口皆碑,从偏远的“酒巷”走向消费者的餐桌,既能更好地对接和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也能让农民的辛勤付出得到回报。

  解决这个问题,赵俊晔提到,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就给出了明确的答案,要让土特产真正走出“深闺”,不仅要靠产品本身的质量和文化内涵,更要依靠现代化、网络化的销售渠道和营销手段,减少生产端与消费端的信息不对称,提高品牌的知名度,拓展市场空间,提升产品价值。让土特产插上数字化的翅膀,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题中之义,也是农民富裕的重要途径。

  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给昌平区兴寿镇的北京金惠农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洋带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她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释放了重要的信号,对于发展草莓、苹果等土特产产业具有积极的意义,特别是文件中提到的电商直播、发展土特产网络销售等内容,为农产品特别是土特产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政策方向和支持措施,有助于推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

  杨洋经营的合作社成立于2011年,占地100余亩,是一家集生产、试验示范、销售、新技术推广应用及科普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性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位于兴寿镇,种植昌平草莓和昌平苹果等“土特产”。

  “文件支持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可以预见的是政府将继续支持农村电商的发展。”杨洋认为,这意味着在资金、技术和培训等方面可能会有更多的政策倾斜和扶持措施,帮助农民和农业企业提升电商平台的运营能力。

  电商直播等新型销售模式的推广,为农产品销售提供了新的渠道和方法。这要求农民和企业适应新的销售环境,学会利用直播等手段进行产品推介和销售。杨洋表示,去年,在昌平区农业服务中心和兴寿镇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合作社培养并组建了一支本土电商队伍。为了适应电商发展的需要,可能会有更多的培训项目,来培养农民和企业的电商技能,包括网络营销、物流配送、客户服务等方面的知识,这很令人期待。

  文件中还提到,推进县域电商直播基地建设,杨洋说,这表明政府将加强农村地区的网络、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这将有助于提高农产品的网络销售效率和覆盖范围。

  杨洋表示,中央一号文件鼓励发展乡村土特产网络销售,将有助于农产品打开更广阔的市场,特别是通过网络销售可以突破地域限制,让更多消费者了解并购买当地的草莓、苹果等特色产品。通过电商平台,农产品可以进行品牌化营销,提高产品附加值。政府的支持可能会鼓励农民和企业注重品牌建设和产品质量,从而提升竞争力。

  杨洋向记者透露,今年合作社还将结合电商高质量发展,打造自己的营销平台,服务好回天、沙河、北七家等居民,助力本土农产品出村进城,在本土建立社群电商,做好最后一公里服务。

责任编辑:admin